保暖,与服装面料和人冷暖感知能力之间的关系
大家都知道是由于室外温度环境差别导致,这就说明人对具体的温度没有冷暖感觉判断,是对温度差异有感觉。为什么冬天在室外,手摸木头和手摸铁栏杆的感觉,是铁栏杆更凉一些?相同的室外环境,同样温度的两个不同材质,感受却差别这么大,说明我们感受到的是热流量,热传导速率对我们感觉判断有直接的影响。
生理学中,关于冷暖感觉,有一个经典的实验。我们准备三碗水,左边一碗冷水,中间一碗常温水,右边一碗热水,左手放到左边的冷水中,右手放到右边的温水中。两分钟后,两只手都放到中间碗中,我们两只手的感觉是有明显差异:左手觉得温暖,右手觉得寒冷。这是在同一个人,在同一个环境中有不同的感受,那么不同人的感受能力差别是不可忽视的。
我们通常在冬天会穿着保暖服装,很多消费者都能看明白,如果羽绒服做成A字型,看着冷风就能从下方进入,着实是看着都觉得冷。这就是我们有常识的判断,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保暖效果,或者我们如何感受到保暖?
毕业于纺织工程专业的甘以明博士,给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实验。实验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触摸不同温度的纯棉机织物,其身体参数如下表所示。
当接触不同温度下的同一织物时,皮肤的冷暖感觉判断的“混淆范围”为19~39℃,也就是说,在这范围内,接触冷暖感觉判断结果呈现多样性。实验数据表明:织物温度高于22℃,就会有人感觉到温暖,而高达34℃还有人感觉到微凉感。
冷暖感觉与布料温度没有直接关系。
不同温度的同一织物接触皮肤时,瞬间冷暖感觉判断存在差别,但多少范围的温度差异才能被人们所感知?
通过一个自制的实验平台,记录了接触瞬间的织物温度、手指温度以及手指冷暖主观感觉判断,实验结果表明:接触冷暖感觉主要由手指和织物之间的温差决定,在不同的温差下,皮肤接触织物瞬间造成不舒适冷暖感觉(比例超过95%)最小温差±4℃,即该纯棉织物接触瞬间舒适感觉判断阈值。
每个人的皮肤温度不同,而皮肤温度的差异是否导致织物接触冷暖感觉判断上的差异?
虽然实验结果表明,不同性别志愿者对接触织物的冷暖感觉判断存在明显不同,但在相对较冷的实验室标准温湿度环境中,接触冷暖感觉判断阈值与性别关系不大,主要由皮肤自身温度及其波动所决定。
织物温度不同,皮肤温度也存在波动,导致皮肤接触织物时的主观冷暖感觉判断存在多样性。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中,男性志愿者的指尖温度较女性高,导致其在接触不同温度的织物时容易感觉到比女性更多的温暖。由于女性的指尖皮肤温度更接近环境温度,其波动相对较稳定,由此对所接触织物的冷暖感觉判断较男性更加准确。